導語:美國科技博客Mashable今天撰文稱,三星智能電視並不是唯一一款可能“竊聽”用戶的設備,很多具有語音識別功能的電子產品都存在類似的隱患。但從目前來看,相關企業搜集語音信息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改善產品品質,並不會對隱私構成太大威脅。

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:

三星最近幾天攤上事兒了,有關其智能電視的語音指令功能可能竊聽用戶隱私的報導甚囂塵上。從本質上講,這相當於在用戶的房間內安裝了竊聽器。

三星在服務條款中寫道:“請注意,如果您所的文字中包含個人信息或其他敏感信息,該信息將會在您使用語音識別功能時被記錄並發送給第三方。”

三星隨后解釋稱,他們只會在用戶進行語音搜索時將數據發送給第三方。這種行為其實並不罕見:如果一家公司無法利用自己的數據處理用戶的請求,便會尋求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幫助。例如,三星可能不會自己提供詳細的電視節目列表。

三星的聲明還澄清了一件事情,只有當用戶與語音識別軟件互動時,才會被“竊聽”。如果用戶在房間裏進行正常對話,其對話內容是不會被智能電視搜集的。該公司還特意強調稱,用戶也可以手動關閉語音識別功能。

任何可能竊聽用戶的設備都應該引起警惕,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。當用戶與語音識別系統互動時,語音內容必須發送到某個地方。你經常使用的蘋果、微軟、谷歌和亞馬遜的語音識別軟件皆屬此列,而三星智能電視並不是唯一一款採取這種模式的產品。

“無論是三星智能電視還是亞馬遜Echo,用戶都需要通過關鍵詞來啟動它們。”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馬克·洪(Mark Hung)說,“在聽到關鍵詞之前,它們不會監聽一切,但它們確實一直在‘聽’。一旦滿足了用戶的要求,系統就知道任務已經完成。”

馬克·洪表示,三星等企業有機會使用現有的技術了解用戶的習慣和行為。

“企業目前並不想用語音識別技術干涉用戶的隱私,但如果他們今后想這麼做,其實現在已經具備了這樣的能力。”他補充,“人們上網時也會被密切追蹤,他們其實並不知道——現在出現了一股‘選擇退出’運動,而不是‘選擇加入’。所以,盡管企業目前並沒有用語音追蹤你,今后仍有這種可能。”

[NT:PAGE=$]

工作模式

雖然語音識別這樣的創新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便利和個性化體驗,但仍然引發了用戶隱私擔憂。

“新型的數據搜集活動除了能給這些產品帶來好處外,還可能引發隱私擔憂。”數據隱私管理公司TRUSTe CEO克里斯·巴貝爾(Chris Babel)說,“企業必須透明,將數據的搜集和使用方式告知用戶。”

根據TRUSTe的調查,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度已經降到歷史最低水平。與此同時,作為物聯網的一部分,上網產品越來越普及,約有35%的美國人至少擁有除智能手機外的一種智能設備——排名第一的是智能電視。約有79%的受訪者稱,他們擔心智能設備搜集自己的個人信息。

但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分析師山姆·羅森(Sam Rosen)表示,當今的語音識別服務不應該引發太多擔憂。

“在多數情況下,它們並不會不斷‘竊聽。’”他說,“在沒有被(按鈕或特定的語音指令)激活前,它們始終處於沒有非活躍狀態。被激活后,才會將語音檔案傳送給語音識別服務,將語音轉換成文本,進行文本級的搜索(有的在設備上,有的在伺服器上,有的還會綜合兩種模式),然后返回結果。”

如果你認為這種解釋太過繁瑣,那麼可以簡單總結成一句話:當你跟設備互動時,它會向伺服器發送分析請求,然后根據你的請求返回結果。

企業回應

雖然每家公司的政策各有不同,但在處理與語音識別相關的隱私問題時,卻都採用了相似的政策。

例如,谷歌的粉絲可以使用Google Now語音識別服務獲取餐館、電影和航班等各種信息。但為了進一步改進平台使用體驗,谷歌會存儲用戶的語音請求。

如果用戶登錄谷歌帳戶,他們的請求會存儲在伺服器上,並與其帳戶關聯。但如果在沒有登錄的情況下發出語音指令,這些內容就會匿名保存起來。谷歌明確表示,用戶可以評估並刪除與自己帳號綁定的語音檔案。

與三星的政策類似,谷歌的語音識別軟件只會在激活后傾聽用戶的指令。

與此同時,2012年被谷歌收購的智能恆溫器和煙霧探測器公司Nest也提供語音識別功能。該公司在隱私頁面上給出了詳細解釋:他們會搜集用戶數據,用於了解用戶的使用方式,並提供相關廣告。

但亞馬遜表示,該公司與第三方分享語音信息只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。Siri的服務條款也基本類似,並強調其目的是改善整個平台。[NT:PAGE=$]

蘋果表示,雖然用戶的姓名、聯繫人和歌曲會通過加密方式發送到蘋果伺服器,但Siri並不會與Apple ID關聯,而是通過一個隨機識別碼與用戶的設備關聯。

蘋果還表示,用戶可以關閉Siri,而蘋果則會刪除與Siri識別碼相關的所有數據,從而重新開始所有的學習過程。如果用戶開啟定位服務,設備所在的位置也會發給蘋果,用於改善服務。

微軟稱,Xbox One搜集語音指令等數據是為了持續改善Kinect和Xbox One的使用效果。但該公司不會獲取或存儲P2P語音或視頻數據。另外,與Kinect面部識別有關的數據都會直接存儲在游戲機中,不會發給微軟。

微軟的Cortana語音助理則會記錄語音請求和其他信息,包括聯繫人的姓名、通話頻率、日程表、詞典條目等數據,以此改善語音識別效果。

總結

雖然大型企業都在搜集和存儲不同類型的數據,但這類信息基本安全,而且主要目的都是改善整體的用戶體驗。

但很顯然,三星等企業出品的設備雖然一直在“聽”,等待用戶發出語音指令,但這些設備和軟件並不會“竊聽”用戶。雖然相關數據會被發送給第三方,但僅限於特定數據,而且這已經成為語音識別領域的慣例。

不過,盡管不必太過擔心,但還是應當提醒用戶保持警惕,而企業也應當對數據使用方式保持透明。只有這樣,才能讓用戶感覺舒心。(書聿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學承電腦逢甲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